2022年被严重低估的优质股票(2021年被低估的优质股票),是指在过去五年中,尽管高增长与低估值,但中国已经稳固了,而且公司有价值。
自202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迎来了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加码,传统上的“三低一高”或许能稳定下来。
经济政策角度,中国制造2022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其中,到2025年,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7.5%上升到2022年的16%。从政策角度,中国制造业升级是主旋律。
从基本面角度,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高景气阶段,但是疫情扰动与投资减税等因素导致供应链瓶颈依然是制约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因素。
“双碳”
中国制造业在2021年实现了相对高景气,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个制造业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从趋势来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双碳”目标的取得取得需要时间和空间,如果不能从总量上看出来,制造业就难以与大国竞争,而相比之下,由于制造业的议价能力有限,产业资本和市场资金才是影响制造业投资的关键因素。
中国制造2021年实现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协定(ICAP)投资总额(CCFI)为47.56万亿美元,总规模占全球供应链总产值比例达46%,产业资本占比达43%,这也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产业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正在迎来历史性机遇。
二、我国制造业规模
据中国制造2021年11月举行的2022全球制造业PMI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速达51.6%。但受疫情影响,上下游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中小微企业应对困难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数据看,今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19.5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4%,增速保持在近50%以上。
从趋势上看,制造业扩张态势不改。从生产的角度看,2021年以来,由于国内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有所缓和,行业利润总额连续11个月实现增长。
从行业的结构看,制造业的规模在短期内难以出现较大增长。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为518亿元、55亿元、47亿元、39亿元,增速分别为18.3%、12.2%、7.6%。这两年,制造业的增速均在10%以上。
图表:《2021年我国制造业产业统计》
二、我国制造业市场需求
图表:制造业2021年的实际需求
图表:2021年我国制造业销售面积为47.6亿平方米,较2020年下降17.3%
图表:2021年我国制造业市场需求
图表:制造业竞争力与区域差异带来了较高的附加值
图表:2021年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额同比
图表:2021年我国制造业整体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
图表:2021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行业红利
三、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企业自身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支撑,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贡献了国家力量。
(二)企业外部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的外部竞争力包括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人才的竞争力、技术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